10,000+
觀眾
100+
演講嘉賓
710萬+
在線觀看
500+
全球媒體
2000+
新聞源報道
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未來十年內都將是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普及的爆發期,人工智能專用芯片有望成為下一個爆發點。隨著5G商用落地,將加速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同時,人工智能具有顯著的溢出效應,將帶動其他相關技術的持續進步,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性突破。
隨著生物技術在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國家先后出臺一系列鼓勵政策和措施,積極鼓勵全社會在生命科學領域進行研究,中國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資金投入迅猛增長,由2015年的434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86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8.8%。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研究資金投入將達1056億元。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程度較高,上下游供應鏈完備,產業生態系統完善,區位條件優越,地利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從總量上看,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步入全球經濟的第一方陣,具有成為世界級灣區的規模條件,但如何消除城市間的角力、打造科技產業高地,仍具有廣泛的探討空間和重要意義。
大會主論壇將特別邀請海內外頂尖的行業專家、院士和知名企業家來到現場,分享真知灼見,與業界人士見面交流。期待每一個對中國科技產業的未來滿懷信心,志在為粵港澳大灣區崛起而奮斗的業內人士一同參與大會。我們正面對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來這里,一起迎接未知!
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指出,到2025年,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18%。同時,工信部聯合有關部門編制的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工業領域重點行業的碳達峰實施方案也將陸續發布。整體來看,工業綠色發展的路線圖正在逐步明確。而作為生產力提升與環境友好之間的新平衡點,工業互聯網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賽迪顧問數據顯示,工業碳排放占比高達70%。工業能耗是全社會總能耗占比最高的組成部分,因此工業節能意味著更少的能源需求。造成工業企業能源浪費和低效的成因十分復雜,大部分企業因數據缺失、流程缺陷、設備效率低、設備故障導致能源耗損和浪費。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工業節能是我國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之前必須要翻越的一座“大山”,而工業互聯網則是實現工業節能的一把“金鑰匙”。
工業低碳發展的三大“攔路虎”:認知、技術、成本,雙碳目標會倒逼工業互聯網的模式創新和數字化效率提升,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降碳技術深度融合,加速賦能模式落地;而與此同時,利用工業互聯網的優勢,可實現生產數據與碳排放數據的統一匯聚,為綠色生產提供參考。工業互聯網平臺是下聯萬物,上接應用,實現數據貫通、要素匯聚、價值創造等的關鍵載體,自然也是低碳生產的重要環節。
針對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水平還處于起步階段,關鍵基礎支撐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尚不能滿足全行業的應用需求,CEOTalk是經緯出行聯合大會攜手推出的子欄目,圍繞創業中的快樂與焦慮、成功與失敗以及對于產業過去與未來的分析判斷等,進行剖析與分享。創業是一件很難的事,而推動“雙碳”目標落地,也是需要社會各屆共同努力,給予充足的耐心與時間。我們希望廣邀在創業路上孜孜不倦的奮斗者,互通有無、創造合作機會,展望未來。
針對元宇宙中的社交形態,業界看法不一,可謂見仁見智。在采訪中,本報記者了解到,有的觀點認為社交關系將從二維到三維實現維度升級,會產生新的賽道和商業機會;也有的指出,元宇宙的社交是內嵌、原生、一體的,可能不會存在獨立的社交工具機會。作為真實世界的延伸與拓展,元宇宙在未來的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與無限的可能。伴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演進,元宇宙勢必將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核心目標,元宇宙也將率先應用在國家重點行業。
元宇宙是基于網絡3.0技術數字體系和監控設備支持下的可靠3.0網絡技術網絡,以區塊鏈核心網絡為核心3.0的技術網絡新體系支撐下的新產業和新生態場景,在數字環境下催生大量創新商業模式,形成數字空間新范式。
元宇宙擁有未來科技整體性融合革命的基礎張力,從技術原因來看,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大數據、云、通訊革命從 1G 到 5G,以及現在的 6 年,AI、區塊鏈、數字孿生等諸如此類的科學革命,產生的“系列式布局”,而元宇宙則擁有未來科技全局性融合革命的所有基礎技術。
工業制造離不開機械臂、智慧物流領域期盼機器人提升效率、餐廳運營需要送餐機器人、居家生活有了掃地機器人……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過去存在于科幻小說和電影里的機器人正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波士頓咨詢公司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在未來10年內增長近10倍,到2030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1600億至2600億美元。
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工作場景和內容相對局限的工業機器人,掃地機器人、智能導航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更具發展前景。有咨詢機構預測,到2030年,專業服務機器人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900億至1700億美元,遠超400億至500億美元的傳統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市場規模。
為了讓機器人在更多場景落地應用,許多機器人行業的廠商們開始探索AI、VR和5G等更廣泛的技術融合,為機器人配置更高級別的“大腦”和“眼睛”,幫助它們更好地服務人類,推動產業轉型升。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未來大量的傳統人力崗位將得到逐漸的升級,并將在工作場景中與機器人進行大量的合作。在新技術潮流的引領變革下,希望機器人行業有一個更加健康有活力的明天。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要求構建空天地海一體化全域覆蓋的災害事故監測預警網絡。為搶占6G技術制高點,農工黨中央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的《關于“十四五”期間大力推進我國6G核心技術攻關和標準化工作的提案》提出,要構建6G空天地海一體化信息網絡??仗斓睾R惑w化網絡作為國家信息化重要基礎設施,是我國信息網絡實現信息全球覆蓋、寬帶傳輸、軍民融合、自由互聯的必由之路。
在商業航天、新基建計劃、數字經濟等因素的加持下,我國衛星通信迎來了高速發展階段,表現出與國外同行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未來將是全球新一代低軌衛星互聯網走向商用化、下一代高通量衛星也正蓄勢待發,我國國家力量與民間活力在衛星互聯網發展上交相輝映。衛星互聯網與地面互聯網具有天然的互補性,空天地海一體化是信息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國際相關標準化機構一直在制定衛星互聯網與地面5G、6G移動互聯網的融合標準和模式。國內相關產學研機構也在積極探索,以實現我國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跨越式發展。
配合中科院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布局,廣州南沙正打造國內首個全產業鏈商業航天產業基地,將在全球商業航天浪潮中展示出廣州力量。
中國歷史上的每一次監管和改革都會對某些行業帶來底層邏輯的顛覆。今天,我們正站在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重要轉折點上。社會公平、可持續發展以及交互科技的自主可控等所帶來的機遇正在敞開。
中國的產業投資(特別是CVC),雖然起步較晚,卻在近10年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同時也開始呈現出自身的特點?;仡欀袊^去十年產業投資的發展邏輯,不難發現兩大趨勢:
①產業投資將在投資市場獲得更多機會。隨著中國股權投資的發展和成熟,有用的錢比聰明的錢逐漸變得更受優質融資方的青睞,產業協同性在融資人的考量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②產業投資的熱潮逐漸向傳統企業和中小企業轉移?;ヂ摼W大廠的CVC業務一路高歌猛進之后開始有所緩和,同時,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和中小企業將CVC作為轉型升級和彌補短板的重要抓手。
主辦方將聯合業內土精英團隊,就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進行剖析討論,與企投家們共襄盛舉。
所謂智庫就是是指各學科的專家學者聚集起來,運用他們的智慧和才能,為社會經濟等領域的發展提供滿意方案或優化方案,是現代領導管理體制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
提供咨詢,為決策者獻計獻策、判斷運籌,提出各種設計;
反饋信息,對實施方案追蹤調查研究,把運行結果反饋到決策者那里,便于糾偏;
進行診斷,根據現狀研究產生問題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癥結;
預測未來,從不同的角度運用各種方法,提出各種預測方案供決策者選用。
大會主辦方協調社會各方資源,推薦聘請國內外行業內的頂級企業家、投資人和學者接受聘書,并與廣州市委書記、市長等面對面交流,為廣州的科技產業的現狀和未來布局獻言獻計。
大會特設Canton Tower the Best獎項,獎勵科技界的廠商、服務商和杰出的企業家代表在2021年為產業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頒獎晚會風格高雅,有美食、美景和音樂,和最有才華的團隊和嘉賓,共同分享收獲的喜悅。參會嘉賓一同總結過去,暢想未來,在輕松愜意的環境下暢所欲言,分享交流,擁有一個屬于全球科技產業人的美好夜晚。
當時間來到2022年,人們對“數字化轉型”這個名詞已經并不陌生。商業上普遍接受了應用如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升級或改變商業模式、組織結構或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也對要用好數據、要智能化以實現降本增效達成共識;生活中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套網絡系統就覆蓋了衣食住行、教育、醫療所需的各種服務。尤其近些年在疫情的催化下,無論被動還是主動,購物、辦公、外出等一系列生產生活活動都開始轉移到線上,各個領域都經歷著一場數字化轉型的風暴。
無處不在數字化:從在局部設定專門數字實踐的“點”,到最終形成產業鏈上下游連接、打通、融合的數字化生態“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數字技術帶動大規模的轉型,持續深入地重塑人類生存的核心領域。在最直觀層面上其直接影響著人類的日常生活,在更深遠的層面上,這連接著國家的經濟、產業、政治和社會的發展。
深水區的數字化:目前,多數企業雖對數字技術達成認可,但仍處于數字化轉型的感知階段而非行動階段,同時面對技術的同步以及數據的規模、種類以及質量的限制,往往面臨著缺乏核心數字化轉型方案的困境,真正進入數字化轉型深水區的公司,會越發認識到轉型的不易,也會發現很多理論性只是與現實脫節的情況。
技術向善,“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數字技術是擺在每一個企業面前的新起點,最大化發揮出它的作用還需要企業的創造力,有領先超前的未來感,有所不為的底線意識,深入實踐的打拼能力。歸根結底,成功的數字化轉型需要有擁抱技術、善用技術的能力。
中國的創業投資一直是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轉型的核心力量。我國創投行業近年來快速發展,成為落實創新驅動戰略和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資本力量。截至2019年6月底,我國創投基金規模達1.01萬億元,創投基金絕對規模已經超過美國,居于全球第一。從“創投大國”邁向“創投強國”,亟待推進創投行業的供給側改革。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完善創業投資監管體制和發展政策,縱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說明政府在大力發展創業投資的同時,監管也在逐步加碼。
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一向是資本市場角逐的方向,更是是創業行業集中區。生物醫藥領域則因為近年國家不斷放開的新政策,與其高技術、高收益的特點吸引了大量的資本進入。對于創業者而言以上兩個領域仍然是熱門領域。而節能環保及高端裝備兩大領域在整個科創領域相對持平。以及在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和要求下,行業將加大綠色發展領域技術革新的支持力度,發揮金融促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作用。
2021年開年,創投市場就迎來開門紅,創投、私募股權基金等新成立基金數量大增。IDGAsia聯合海內外其它一線及新銳資本公司舉辦本次論壇,致力于梳理全球經濟放緩時期科技產業的投資準則與趨勢,打造創投行業領域的高端會議,聚集最頂級的人脈圈和最具價值的投資年會。
中國電商市場經歷了近二十年的高速成長,從最初的電腦時代,到10年代以后的手機時代,再到今天的直播時代,物理技術日新月異,不變的是以商品為核心、消費者為本位的初心。不過,5G時代的電商直播與以往的電商有著本質不同,那就是直播技術讓原本貨對人的形態轉變為人對人,使消費者與主播能夠進行深度互動,多年來行駛在兩條道上的電商與社交終于走到了一起。
中國電商直播誕生于2015年底,2018年 雙11初露端倪,2019年 雙11呈現出井噴式增長的勢頭。業界、消費者、專家,都對電商直播引領新消費時代抱以熱望。
從家用電器、汽車到母嬰、護膚、電子產品,開掘“下沉市場”成了諸多品牌和商家的流行趨勢。據商務部監測,去年“雙11”期間新增網購用戶約70%來自以三四線城市、縣城、鄉鎮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家電、美妝、家具等暢銷產品中60%的訂單來自新興市場。三四線城市、小城鎮青年對旅游產品需求明顯更高。
大會旨在通過邀請到平臺高管、產業鏈代表、流量代表、投資機構等進行一場公開面對面的交流,通過多維度與大家共同探討各自的商業洞見,呈現一場年度交流盛會。
根據《2019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發展報告》數據顯示,企業服務、生活服務、智能科技、金融科技四個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占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65.40%,而其中,企業服務行業有108家獨角獸企業,是12大行業中出現獨角獸最多的行業。
特別是在云計算、大數據、B2D開發平臺、創業服務等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服務獨角獸開始嶄露頭角。
國內創業公司的發展也得到資本市場的更多認可,近兩年國內一級市場給予了企業服務賽道公司極高的關注度,不少公司也獲得了堪比過去消費互聯網頭部公司的高估值。
同時,國內近年來成功IPO的企業服務公司保持高速增長,以美股上市的國內領先的數據中心服務商萬國數據(納斯達克:GDS)和國內科創板上市的云端辦公平臺金山辦公(688111)為例,兩者上市至今市值較發行市值分別增長6.6倍和3.8倍(截至2020年2月14日)。
中國由于基礎設施仍在完善,客戶習慣還在養成,一些業務落地需要依托于底層基礎設施高度完善的公司,在業務拓展的過程中會面臨短期的增長挑戰;又比如,中國的企業服務公司處在傳統軟件和SaaS并存、供應鏈升級和技術服務同時存在的復雜時期,多種新老公司在資本和客戶上的競爭,也對新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但多點耐心和信心,我們相信,春天總會來臨。
聯合國早在1995年的報告中就已提出,世界上70%的貧困人口是女性。而即便是在現在,女性角色解放的年代, 普遍存在的就業歧視、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男主外女主內)、不友好的教育機會等等結構性不平等,依然讓婦女貧困人口的占比沒有多少下降。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女性也迎來了創業的好時機,有報告分析認為女性創業者將有更獨到的眼光,她們獨特的創業態度,切入到更適合自己經營的市場。數字告訴我們女性創業正當其時。最新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中,由女性領導的年營收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的數量增長了56.6%;女性領導的科技公司取得的營收要比男性領導的科技公司高出12%,這向我們闡述著一個事實:女性創業正當其時。
此外,社會各界對女性創業也 越來越重視,各地 組建了很多女性創業組織。政府、機構等相關部門也對女性創 業、扶貧提供了女性創業孵化器等專屬的支持政策。只有女性脫貧,擁有自強自立的健康心態,才能真正保證 一個家庭的穩定和幸福。
此次論壇在廣東省和廣州市婦聯的大力關懷下, 邀請到女性扶貧工作先進個人和優秀的女性創業家、致力于幫助女性健康成長的組織代表等,像每一朵形態各異但努力綻放的玫瑰花,成就了今天的盛世中國。